腫瘤的發病率持續上升,並且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腫瘤疾病中,甲狀腺癌是一種常見型別。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前方、喉結下方和氣管兩側,是內分泌器官,負責人體攝取和儲存碘併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功能。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細胞癌、未分化癌、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癌和甲狀腺淋巴癌等型別。
甲狀腺癌初期患者的症狀包括頸部腫大、區域性腫瘤以及凹凸不平的腫瘤表面,腫瘤位置固定且質地硬。隨著病情的進展,腫瘤會增大並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吞嚥阻塞感以及附近淋腺腫大。
乳頭狀癌的生長速度最慢,臨床上除了觸及甲狀腺結節和區域性淋巴結腫大外,其他症狀很少出現。當腫瘤較小且位於甲狀腺深部時,通常很難被髮現。濾泡細胞癌表現為結節狀甲狀腺腫塊,常見為單個結節,質地堅硬如石,並可能涉及整個甲狀腺葉,晚期會出現侵蝕鄰近組織、疼痛以及遠處轉移。濾泡細胞癌及其轉移灶具有攝取碘的能力,偶爾會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
未分化癌表現為甲狀腺腫塊增大和疼痛,侵蝕鄰近組織會引起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和吞嚥困難。腫塊常有壓痛,質地硬如石,與周圍組織粘連,並引起區域性淋巴結腫大,還可能發生遠處轉移。
甲狀腺癌在早期很難覺察到,因為患者常無明顯症狀,甚至出現腫塊也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很多患者從發現腫塊到就醫平均需要5~6年,有些甚至延遲治療最佳時機長達30年。
飲食與腫瘤有密切關係,正確的飲食可以預防腫瘤。患者採用正確的飲食習慣可以為治癒腫瘤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如果營養不良,會加重腫瘤患者的惡化程度。腫瘤患者,尤其是接受放療、化療和腹胸穿刺的患者,常常面臨進食障礙和腸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的問題,導致攝入的蛋白質等營養不足,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不僅導致腫瘤患者消瘦、免疫力下降和體弱多病,容易感冒、發燒、組織消耗和器官功能不全。同時,如果腫瘤患者處於營養不良狀態下進行手術、化療和放療,將增加毒副作用和器官功能損傷的風險,甚至縮短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