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手術經過一箇多世紀的發展,現已成為一種成熟、安全的治療方法。手術全切是唯一能根治聽神經瘤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乙狀竇後入路、經迷路入路和顱中窩入路等三種傳統手術方式。這些手術方式都需要較大的外部面板切口,切除骨質或顱骨開窗來暴露內聽道和橋小腦角區,以切除腫瘤。
隨著微創手術理念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耳科醫生在微創手術治療聽神經瘤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2012年,義大利的Presutti教授首次嘗試採用內鏡下經外耳道入路切除小型位於內聽道的聽神經瘤,並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此後,許多耳科學者開始嘗試使用這種入路來切除小型聽神經瘤,並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在此基礎上,還發展出了經外耳道入路顯微鏡聯合耳內鏡技術,以切除小型聽神經瘤,克服內窺鏡手術的缺陷,如單手操作和二維視野等。經過十年的臨床實踐證明,經外耳道入路是切除內聽道內聽神經瘤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徑。這種入路具有創傷小、出血少、併發症低、術後恢復快等優點,並且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微創手術不僅僅指手術切口的大小。如果只追求外部面板小切口而不考慮手術的適應症,可能導致暴露不充分、視野不佳、手術器械操作不靈活。這種情況下,更容易損傷術腔內重要的組織和結構(如血管、神經、腦組織等),無法完全切除腫瘤。因此,真正的微創手術不僅切口要小,還應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減少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加快患者恢復速度,並減少併發症。對於某些小型聽神經瘤患者來說,透過經外耳道入路切除腫瘤可以實現這些微創手術目標。
儘管經外耳道入路有以上優點,但只有少數聽神經瘤患者適合接受外耳道入路微創手術治療。這是因為此入路有嚴格的手術適應症:1)主要位於內聽道的小型聽神經瘤;2)腫瘤持續生長;3)患者喪失可用聽力;4)保守治療無法控制的眩暈或其他症狀。此外,經外耳道入路需要磨除耳蝸、前庭等內耳結構,因此術後無法透過植入人工耳蝸來恢復患者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