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力實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儘管這種疾病造成的殘疾率較高,但只要關節腫痛患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及時進行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仍有可能控制疾病的進展,減少殘疾率,甚至實現治癒。
2.加強鍛鍊,提升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鍊或從事生產勞動,可以增強身體健康,提高抵抗風寒溼邪入侵的能力。對於風溼病患者,鍛鍊的目的是維持和恢復關節功能,例如進行關節屈伸運動和按摩腫痛的關節。病情穩定後,可以開始進行下床活動,如慢步行和緩步行等。關節腫痛緩解後,必須將功能鍛鍊作為恢復關節功能的重要手段,根據受影響關節的生理功能進行鍛鍊。開始時可以進行被動活動,逐步過渡到主動活動,或者兩者結合進行,以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風溼病患者進行功能鍛鍊時,場所、形式和時間應因人而異、因病而異。
3.注意勞逸結合。過度勞累會損傷正氣,同時風寒溼邪也會趁虛而入。因此,合理安排勞動和休息,控制飲食,保持規律的起居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適度的活動和休息,非常重要。
4.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臨床研究證實,精神刺激、過度悲傷和心情壓抑等因素也是導致該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在患病後,情緒波動往往會加重病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於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至關重要。
5.預防和控制感染。一些風溼病是在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發病的。認為,這是因為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導致該疾病的發生。因此,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感染灶也非常重要。
6.注意飲食護理。飲食應根據具體病情進行選擇。風溼病患者的飲食通常應攝入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冷及油膩食物。飲食不可偏食,正確對待藥物補充和食物補充的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肉和鴨肉都是有營養的,應合理攝入。
7.注意姿勢護理。異常的姿勢和體位可能會影響患者今後的活動功能和生活工作。姿勢護理的目的是及時糾正患者不良的姿勢和體位,有利於今後康復健康,正常進行工作。在護理過程中,還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理姿勢。例如,為預防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髖關節和膝關節畸形,患者站立時應儘量挺胸、收腹和叉腰,避免駝背姿勢。床鋪不可過軟,最好選擇硬板床,睡眠時不宜使用高枕,最好採用俯臥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