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意味著只要能夠合理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就沒有生命危險。然而,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期用藥,因此選擇一種副作用較小且適合自己的降糖藥物是非常重要的。
二甲雙胍是一種雙胍類口服降糖藥物,是世界範圍內最常使用的降糖藥物之一。該藥物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價格低廉的優點,因此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除了可靠的降糖作用和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的功能外,二甲雙胍還具備心血管保護作用,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許多患者擔心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會對肝臟造成一定損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相比之下,長期高血糖或血糖波動過大對肝腎功能的損害遠遠大於二甲雙胍。對於肝臟功能正常的患者來說,長期使用二甲雙胍並不會產生不利影響,原因如下:
首先,二甲雙胍的結構穩定,經胃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迴圈,幾乎不與血漿白蛋白結合,不經過肝臟代謝,也不與肝臟的P450酶相競爭。相反,它直接作用於肝臟和肌肉,減少肝糖異生並增加葡萄糖酵解。該藥物的血漿半衰期為1.7-4.5小時,12小時內約90%會被清除出體內。
其次,二甲雙胍會直接作用於機體細胞,並以原形的形式經過腎臟在尿液中排出。在24小時內,90%以上的二甲雙胍會從體內排出,因此腎臟是其主要排洩途徑。二甲雙胍的起效和排洩並不需要經過肝臟的參與。
因此,長期使用二甲雙胍對肝臟沒有不利影響。如果在使用二甲雙胍期間出現肝功能異常,首先應該考慮其他藥物的影響或者患者本身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