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的治療可分為外用和口服兩大類。無論是外用還是口服,其目標都是透過減少和改善面板的油脂分泌,疏通堵塞的毛孔,控制細菌感染,修復受損的面板,使其恢復正常。
一、外用藥物:主要分為三大類,適用於輕度、中度和重度痤瘡。
1. 抗生素類:常用的有克林黴素磷酸酯凝膠、夫西地酸乳膏和過氧化苯甲醯凝膠等。前兩種藥物較為常用,藥性較溫和,第三種刺激性稍大,但療效更好,對于敏感肌膚的患者需謹慎使用。
2. 維甲酸類:如阿達帕林凝膠和維A酸乳膏。前者在控制油脂分泌和去除粉刺方面效果更好,但刺激性較大,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避免引起面板紅腫脫皮等不良反應。後者有不同的濃度可選擇,藥性較溫和,適合年幼和敏感肌膚的患者使用。
3. 中藥類:如玫蘆消痤膏、薑黃消痤擦劑、消炎膏和魚石脂軟膏等。中藥製劑通常具有一定的顏色和味道,患處塗抹薄薄一層即可。消炎膏和魚石脂對於結節囊腫型痤瘡和麵部多發炎性丘疹的治療效果良好。
4. 另外,一些醫院還提供自制的外用藥物,療效也不錯,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二、口服藥物:
1. 抗生素和其他藥物:例如美滿黴素(鹽酸米諾環素)、多西環素(強力黴素)、甲硝唑或奧硝唑等。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痤瘡需要較長時間,需定期檢查肝腎功能,並在出現不適症狀時及時停藥。過敏者禁用此類藥物。
2. 維甲酸類:如異維A酸和維胺酯。適用於中度和重度痤瘡患者。在治療痤瘡時一般採用小劑量服用,副作用較小。但對於肝腎功能不全、高血脂、對異維A過敏和計劃懷孕的患者禁用。在服藥期間應避免太陽暴晒,勤擦保溼霜,口脣乾裂可使用凡一林脣膏。育齡期患者停藥三個月後才可以懷孕,以免對胎兒產生畸形影響。
3. 性激素類:如達英-35和優思明,適用於有月經不調、卵巢囊腫等情況的患者。
4. 抗雄性激素類:如螺內酯和丹参酮膠囊。
5. 中藥治療:需根據舌脈象和臨床症狀進行個體化治療。
三、輔助治療:通常需要與口服和外用藥物同時進行。
中藥面膜:具有消炎和疏通毛孔的作用。
紅藍光照射:具有消炎止癢的功效。
果酸或水楊酸:具有去除粉刺、消炎和淡化色斑等多種作用。對於白頭黑頭粉刺較多、炎症丘疹和痤瘡後色素沉著明顯的患者,療效尤佳。
光動力療法:適用於結節囊腫型痤瘡的治療。